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新益为6S咨询公司概述:在注塑车间实施6S管理,能够为员工建立舒适、整洁、高效的环境,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收益。为了保障6S管理在注塑车间成功的导入和实施,特制订本注塑车间6S管理实施办法。
车间6S管理
一、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及全体人员。
二、6S管理的定义
1、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5、素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6、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三、注塑车间6S管理职责范围
1、二次加工区及塑件二次加工区由生产部班长负责;
2、进料检验区由OQC负责;
3、模具放置区由模具管理员负责管理;
4、报废区域及样品区域由品管部QE负责管理;
5、物料待检区域及现透镜待检区域由现场两位班长负责;
6、材料存放区、碎料房由打料员负责管理;
7、成品、半成品由仓管负责管理;
8、混料区由加料员负责管理;
9、各自办公区域由各自负责管理;
10、现场生产区域由当班班长负责管理;
11、各主管负责车间内外现场监督管理,按照6S管理检查表进行检查及评分;
12、厂长负责6S管理执行情况的考核。
四、注塑车间6S管理执行要求
1、地板
(1)通道、消防区及电源控制区域要明确标识
(2)地板上易移动的物品(含手推车、桶、盒、半成品、成品)都用线划分且定位标识
(3)工作台旁边放在地板上的产品标识明确,待检物品需放在待检区域
(4)地板及放置在地板上的产品及工具干净、无纸屑,积水等现象
(5)进出无尘车间需换无尘服及无尘鞋
2、注塑生产线及注塑机
(1)生产设备上的编号需清晰,明确
(2)维修中(或故障中)及停用的注塑机需明确标识状态
(3)线上无不相关的治具,掉落的产品、零件、杂物及非使用中的工具等
(4)生产的料头有规定清理的时间并定期清理
3、工作台
(1)工作台上无灰尘、无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
(2)工作台上的文件按分类摆放整齐,不凌乱
4、材料/半成品/成品/包材放置区
(1)每一种产品(含材料)的品名、状态及数量标识明确,易识别且实物与标识标符
(2)不同品名不同状态的产品有区隔,不能发生有共混的现象
(3)不合格品有指定的区域放置并标识
(4)材料/半成品/成品/包材均根据其特性做好保护,防止污染损坏
(5)产品叠放(包括空箱)不能超过5个/叠,并需摆放整齐
5、文件柜
(1)文件柜内不放与文件无关的物品
(2)文件柜内保持干净整洁
(3)文件分类标识清楚,放置整齐
6、物品柜、工具柜
(1)物品柜、工具柜没有放置与之不符合的物品
(2)物品柜、工具柜分类清楚及定位标识且摆放整齐
(3)柜内外保持洁净,无脏污
7、办公桌、会议桌
(1)办公桌、会议桌、电脑桌等摆放整齐
(2)人离开座位后,桌面物品、资料摆放整齐
(3)人离开座位后椅子需归位
(4)桌子旁边牵附的网络线不凌乱
8、垃圾桶
(1)有指定的垃圾桶放置区域,垃圾桶整齐放置
(2)垃圾桶上有标识垃圾回收类别
9、安全
(1)安全通道须畅通,不得堆放其它物品,紧急出口应有明显标识
(2)消防器材定期点检,确保在有效期内
(3)车间内严禁吸烟
(4)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标准操作
(5)高压等然险区域要有明确标识
五、注塑车间6S管理检查考核
1、各主管按照“6S管理执行”来推动6S管理
2、每周检查两次6S管理,并给予评分
3、检查不符处需要作相关描述
4、考核评分标准由检查者及厂长定夺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