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新益为6S咨询公司概述:6S管理重点是改善现场,班组作为现场作业的活动主体,开展本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但是,班组开展6S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克服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问题,方能看到最终的效果。
班组6S管理
一、班组6S管理问题
1、对6S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的误区其误区主要存在两种:一种误区是将6S理解为大扫除。特别是在开始实施阶段,一些班组很难有效推行下去,后来才知道其对6S管理中的许多方法、技巧根本没有理解,没有有效应用使用,推行过程控制不当,对6S管理的精髓没有完全把握,导致最后推行成为大扫除。另一种误区是6S管理仅仅是打扫干净后贴上定位标识和相关的标签,也没有对其中细致的要求有所了解和掌握,就算贴上标签也不符合规定,没有认识到6S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人的品质、素养和习惯。
2、6S管理实施方案脱离实际
与制定其他的重要管理方案一样,除了借鉴其他单位已有的经验,不少单位在导入过程中直接套用其他生产类单位的方案,在较短时间内虽然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最主要的就是方案像是一个管理通用文本,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与班组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差距较大,实施起来困难较多。
3、6S管理执行力不够强
“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痼疾。“执行力”也因此成了这几年的热门话题。一些单位由于认识上不到位,在实施6S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宣贯不到位、实际行动与实施方案脱节、不认真执行规定、随意改变规定的现象,致使执行的结果差距很大;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单位在方案形成后,通常是以开会的方式进行公布并同时推行,员工在思想上毫无准备,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由几个人代替所有人进行表面的工作,不能够全员参与,致使少数人工作量加重、部分人不动的现象出现,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形成阻力。
二、班组6S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完善6S日常管理的组织模式
推行6S管理工作如同进行一场战斗,要取得胜利,事先就要进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建立完善的组织模式。公司应成立推行组织机构。根据组织总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各有关部门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等。
2、加强对6S管理要求和标准的宣贯
制度和方案建立后,若没有有效的宣传贯彻,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执行。特别是在基层班组,由于受知识结构的限制,许多员工对6S管理理念的认识十分模糊,甚至不少人是第一次听说,因此,执行前的有效宣贯十分关键。
3、实现工作要求的全面落实
执行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班组6S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循序渐进,全面展开。
首先,要突出重点。硬件上,以规范班组建设“四室一厅”为切入点,即安全工器具室、备品备件室、应急处置值班室、党员(廉政教育)活动室、客户服务营业厅。同步规范三个专业班组,通过废旧物品清理—旧物资利用—物品定制摆放—空间充分利用—定期清洁清扫定人定责等,做到物品定置定位、桌椅摆放有序;软件上,融入日常管理,做好文件资料的整理、整顿,文件盒标签统一、内容规范;细节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每一个抽屉、每一个不易觉察的角落入手,从一开始就提高管理要求,争取快速提高。现场上,从派工单、工作票、工器具、备品备件领用和现场物品集中摆放、回收等管理入手,规范工作秩序。
其次,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首批选择了客服中心、共产党员服务队作为试点班组,积极筹措资金,为班组提供了一批必需的办公用品、展板和标识等物品,并对工作场所进行了整修,有效改善了工作环境,确保了创建工作的示范效果。随后组织各部门全面铺开,取得了较好效果。
4、做好与日常工作的结合
在6S管理实施过程中,各公司要求各班组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与日常工作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四个结合”:
一是注重6S管理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在6S管理过程中,通过与安全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员工对6S管理的认可度,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的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注重将6S管理与精益化管理要求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班组的创造力,鼓励各班组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做到班组管理与公司精益化管理要求有机融合。
三是注重将6S管理与现场作业标准化相结合。真正发挥6S管理在现场作业过程的作用,务实推进现场作业标准化。各一线施工班组在现场作业标准化的基础上,致力于6S管理活动创新,真正让6S管理实实在在地为标准化作业服务。
四是注重将班组6S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结合。积极引导员工树立“企业围绕市场转、员工围绕客户转”的理念,践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以客户满意为导向,不断丰富服务内涵。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班组6S管理取得明显效果,实现了班组现场管理趋向规范、班组内务管理趋向规范、班组作业流程趋向规范、职工素养明显提高。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