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新益为TPM咨询公司概述:TPM是全员生产维修(TotalProductive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它主要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企业实施TPM管理,需要八大支柱,且经过七个阶段。
TPM管理八大支柱
一、TPM管理七个阶段具体内容
第一阶段:初期清扫
主要是针对设备的清扫,通过清扫进行点检,挖掘设备的缺陷并整改,初期清扫阶段通过制作清扫工具,提高清扫效率,缩短清扫的时间。
第二阶段:困难部位/发生源对策
主要是针对设备在清扫、点检过程中困难部位及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污染发生源进行识别及对策,这个阶段员工学习了WHY-WHY分析法及循环改善法,通过第二阶段的活动,消除或减少困难部位及污染发生源,缩短清扫、点检的时间,延长了清扫、点检的周期。
第三个阶段:清扫/点检/注油假基准
主要是针对设备的日常保养,清扫、点检、注油包含紧固等活动,改进注油工具,消除注油困难点,制定设备的清扫、点检、注油基准书试运行,确保设备依赖性。
第四个阶段:总点检
主要通过学习的设备的工作原理,部件的性能,通过绘制设备的系统图,促进员工深入对设备的了解,培养员工TPM设备管理的综合能力,建立自主保全标准,完善设备的日常点检标准,改善因设备加工点造成的质量问题,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第五个阶段:自主点检
主要内容是通过日常的点检,完善前阶段的设备点检标准,优化点检标准及点检路线,提高点检效率,这个阶段活动后设备的日常点检及保养80%的项目移交到现场操作工完成,自主保全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第六个阶段:品质保证
这个阶段内容主要是让员工学习及制定岗位操作标准及车间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学习QC七工具,通过小组开展主题活动解决车间品质问题,提高车间良品率,确保产品的信赖性。
第七个阶段:自主管理
这个阶段主要把前6个阶段所有推进的项目再优化,把固化下来的管理项目形成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表格化进行循环管理(PDCA),确保TPM管理效果最大化。
二、TPM管理八大支柱具体内容
1、自主保全(自主管理)
生产系统操作人员的自主点检、自主维护、自主管理活动;实现“我的设备我负责”的目标。
2、全员改善(改善活动)
指员工立足于现场,围绕治理“六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操作技能和效率而进行的合理化建议,工艺、技术、设备的改进,流程的优化,工具和方法的创新等活动。
3、专业保全(专业维修)
通过专业队伍,对设备系统实施专业点检和专项维修。
4、初期管理(前期管理)
指技术部门对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的管理活动,设计时要满足用户和现场实际的需求有针对性。
5、教育训练(教育培训)
培训部门对员工的培训活动,包括员工的业务和技能学习,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6、品质保全(品质改善)
TPM管理品质保全是所有支柱的最后成果。为了提高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通过控制生产过程的诸多因素,提高质量所开展的改善活动。
7、事务管理(事务改善)
TPM管理围绕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各部门的效率改善,包括理顺管理的流程、消除部门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服务等活动。
8、安全环境改善
围绕创造安全、绿色、和谐、可持续的人机工作环境所进行的改善活动。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