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新益为TPM咨询公司概述:近几年,制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对设备维护人员的能力不断提出挑战。为使设备发挥最大限度的潜力,需要做好TPM设备自主维护,要求现场人员充分了解设备,诊断设备是否处在最佳生产状态。
TPM设备自主维护
在企业TPM设备自主维护开展过程中,要最大限度提高设备效率,维持其正常运行状态,一线操作者和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故障是如何产生的
通常,设备发生故障主要有以下因素:
操作不当,含野蛮操作;缺乏维护或维护不周;超负荷运行;润滑不良;检修不到位;检修质量不合格;备件质量不合格;设备质量不合格;生产工艺;环境因素;外部原因;其他原因。
二、TPM自主维护员工不参与的结果
某设备部门接到现场制作安全防护的请求,询问完长宽高等尺寸后,过了几天就提供了安全防护,然而安全防护罩非常不匹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因为设备专职维修人员不是第一现场操作者,对设备的任何异常不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二,操作者是设备的使用人,虽然对设备的任何异常和隐患都会比较清楚,但无法精准传达。
三、操作者是感知设备冷暖的第一人
生产操作者与设备的关系,正如父母与孩子一样,孩子如果病了,就要带他去医院,而设备出现故障就要找到维护人员。父母平时会不关注孩子吗?每个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宝贝,绝不会只依赖医院检查,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加以关注。孩子胖了父母就要督促他进行运动,天气变化就要让他增减衣物。父母通过对孩子身体状态的观察,甚至是孩子精神状态的变化,做出判断,进行TPM日常保养。
对于设备也一样,操作者都希望设备能不出故障,高效率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如果操作者没有这样的意识,就说明公司的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打破这种“我生产你维修”的观念至关重要,也是推进TPM自主维护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罚钱以外还有很多方法,例如,设备维修时让操作者“搭把手”,记录设备无故障天数,等等,需要推进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设备就相当于操作者的孩子,所以操作者要像父母关心孩子那样观察设备、关心设备、维护设备。操作者每天都与设备打交道,能随时了解设备的状况,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孩子身体或者精神有一些异常,父母马上就可以进行初步判断。同样,如果设备出了故障或异常,操作者最了解前因后果,便于进行设备维修和后续维护。这就像父母带孩子到医院,医生就会问“孩子哪儿不舒服”“什么时间开始的”“干什么了”等。设备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可以通过过热、异响、震动等方式告知操作者。所以通过自主点检可以及时发现小缺陷;通过自主清扫、加油、紧固可以及时预防、消除小缺陷。
操作者是与设备接触得最频繁的人,他们对设备的构造、机能非常熟悉,也就可以在初期发现设备的异常,并防止故障的产生。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如果操作者不需要通过维护部门就能对设备进行养护或修理,可以节省故障的损失和恢复时间。随着TPM设备自主维护的展开,对操作者进行教育培训,使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设备方面的技能,理解清扫、注油、紧固、检验的必要性,最终实现设备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四、从重要紧急转化为不重要不紧急的必要途径
以设备点检表为基础,明确点检标准并目视化;以建立防止问题发生标准为突破,转变员工设备维护的观念;以梳理异常联络图为支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以报修单管理为手段,明确职能职责;以建立修理报告书为载体,防止故障再次发生,最终建立自主维护闭环流程,持续改进,不断上升。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300项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中会有29项重要或者紧急的事务,最终会导致一次重大故障,所以要将设备故障管理控制在TPM设备自主维护范围内。通过项目的推进将紧急且重要的事务向重要不紧急与紧急不重要方向发展,最终通过TPM自主维护系统予以管理,使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